(记者 子京)多位香港金融界人士在论坛的座谈会上表示,香港作为金融中心,在内地实行新的双循环模式、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中拥有更明显的机遇。他们建议大湾区进一步开放区内企业资金流通,包括考虑资本通形式,加上区块链技术,确保筹集到的资金留在大湾区。
陈德霖:背靠祖国机遇无限
金管局前总裁陈德霖指出,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未来发展机遇有三点:
一、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增长势头持续,公司单一年经济增量约1.9万至2万亿美元,因此融通资金进出内地的机会持续增加。
二、内地实行新的双循环模式,需要一个高效、可靠和安全的管道将内外循环连结起来,因此在地理或熟悉程度上,没有其他国际金融中心比香港更适合扮演这个角色。
三、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拥有更明显的机遇。他建议大湾区要进一步开放区内企业层面的资金流通,可考虑资本通形式,加上区块链技术,确保筹集到的资金留在大湾区。
陈德霖坦言,目前中美地缘政治局势可能进一步恶化,或会影响香港金融运作,而基本法亦制约香港即使在极端情况下都不能实施外汇管制。香港背靠祖国机遇无限,但外围环境不稳定及复杂,香港要居安思危,保持警觉及灵活应对,确保金融稳健,「一国两制」才能行稳致远。
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伦表示,大湾区有8,600万人口,经济体量相当于韩国,集聚的科技公司也可以吸引一些国际投资者。香港是备受尊重的一个目标市场,同时也是联系东西的地方,可以促进国际资金、构思的流动。香港独特的角色加上受信任的金融服务,是让香港成为首屈一指金融中心的重要因素。
张建平:国际中转业务迎发展
国家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,「十四五」期间,中国正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,在实施双循环的战略过程中,香港的作用和角色非常关键。国家「十四五」规划赋予香港一个新角色,就是未来香港要成为中国的国际航空运输的枢纽,未来可以看到香港的国际航空运输,特别是国际中转业务将会得到大量的发展。
读文汇报PDF版面
网友评论